自己調音科教游樂設備 科普器材科技展品
自己調音 難度等級 12級
建議制作規(guī)格:1000X1500X1500
原理:這個展品和大家都很熟悉的樂器笛子很像,氣吹到不同長短的口上,出現(xiàn)了不同頻率的聲音,怎么樣,是不是很想體驗一下!
主要結構件:吹風機
電源:220伏,200瓦
水源:無
潛望鏡
(科學原理:光的反射)
展示說明:
當你將雙眼從前面的窗口向里望進去,你會看到正前方被高于自身物體遮擋住的原本看不到的東西。
能源要求:不需要用電
參與方式:獨立參與
主要材料:玻璃鏡
你聽說過煤礦里的火災嗎?那景象是萬分可怕的。濃黑色的煙霧籠罩著大地。巖石給燒裂了,火舌從地底下伸出來,好像要舔光地面上的一切。
整個的煤層燃燒起來了。過去,人們很難把這地底下的火焰熄滅,科普館產(chǎn)品,只有讓它成年累月地燃燒。白天,濃煙把太陽遮得暗淡無色;夜晚,火光把天空映得通紅。
俄國的化學家門捷列夫(1834—1907)有一回看到了這樣的火災。他忽然想到一件事兒。是熄滅火災的方法嗎?不是的。他不主張熄滅這地底下的火焰,而是要控制它,利用它。
穿墻而過
一:科學原理(見產(chǎn)品面板)
這個原理其實就是利用了光的偏振原理,當你上下轉動偏振光筒時,感覺小球在穿“墻”而過
穿墻而過:觀注左右傾斜圓筒,可以發(fā)現(xiàn)圓筒中的小球可以從‘擋板’中穿過,其實這是給人們的視覺錯誤;圓筒筒壁上貼著一種新型材料,看起來就像‘擋板’一樣,其實并沒有真的擋板存在,所有小球可以輕松穿過。
展示新型材料給人們造成的視覺錯覺。
觀眾左右傾斜圓筒,看看小球是否穿過擋板。
二:技術參數(shù):
1:外形尺寸430*430*540
2:無電源
三:操作程序:
1;上下轉動偏振光桶;
2:觀察鋼球在光桶中的運動
四:管理維護說明
1:產(chǎn)品要求恢復正常形態(tài);
2:檢查產(chǎn)品固定程度是否牢固;
3:保持產(chǎn)品清潔;
4:產(chǎn)品存放在室內通風,干燥,平整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