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我們國內,有一些比較重視中小學學生科普教育的大中城市都開始建設校園科技展館和實驗室。通過展館內或實驗室的科普教學儀器向學生展示相關的工作原理及應用,其主要目的還是在于提高學生對于相關知識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科學熱情,同時還能激發學生的手動創作能力。可是對于那些縣級城鎮的學校來說,科普知識教學還是不能完全普及到的。
科普教學儀器帶進講堂既能提高老師的講課效率,也能幫助學生理解吸收課堂知識,大型科普館產品,學生可以實際操作演示原理,這種互動教學的方式也催發了教學儀器的市場進化。市場對于教學儀器方面銷量比較火的是實驗箱和多媒體教學儀器。
中國政府對科普工作的管理和協調機構是相對集中型的。為統籌管理和協調各部門的科普活動,使各部門都重視科普工作,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的規定,科技部負責制定全國科普工作規劃,實行政策引導,進行督促檢查。1996年4月成立了以科技部為組長單位,中央宣傳部、中國科協為副組長單位的國家科普工作聯席會議制度,成員單位由中央、國務l院和群眾團體中有關科普工作的部門組成。隨后,中國各地也相應地建立了地方科普聯席會議制度,這對于有效動員各種力量開展科普工作,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證。
在國務l院各系統中,各部委的科普職能都是依據其主要職能而展開的。
手蓄電池
430*430*150
600*800*1150
雙手按住兩塊不同的金屬的圓柱,觀察電流表指針的變化。人手表面總會存在一些含鹽分的水分(電解液),因此,當人的雙手各接觸一塊金屬板(銅板和鋁板)時,形成一個原電池,用靈敏的電表就可以測出電流。
潛望鏡
實驗原理:本產品用于演示平面鏡的作用
400x220x80組裝
傳聲筒
在傳聲筒的一端,觀眾對準筒端說話,聲波利用全反射原理沿著空管內壁以各種形式以340米/秒的速度迅速傳播,傳播到傳聲筒的另一端,另一端就聽到說話者的聲音。這是古老的傳遞信息的通信方式之一,發展到現在已有有線電話、無線電話、傳真、微波傳送等等現代化高科技通信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