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股定理
430*430*150
中大件:600*800*1400 底座規格:600*800*750
為了證明“勾股定理”,設計了一個直角三角形,以每個邊的長度做成一個正方形的容器,它們的厚度是相等的。將每個三角形所組成的三個容器安裝在一個圓盤上。觀眾通過翻轉三個面上的圓盤,使容器中物體多少的對比發生變化,從而直觀地理解“勾股定理”。
七巧板
430*430*150
中大件:600*800*1400 底座規格:600*800*750
七巧板又稱智慧板, 是漢族民間流傳的智力玩具。它是由唐代的燕幾演變而來的,原為文人的一種室內游戲,后在民間演變為拼圖板玩具。七巧板中有長方形、平行四邊形和三角形。它的數目不多,卻能拼出很多種圖形,如能拼出從0到9的十個數字,或漢語拼音字母,也能拼出幾何圖形、動物、建筑物等。
科普展品簡而言之就是展示科學、普及科學知識的產品。科普展品具有科學性與生動性,能把科學知識生動化、形象化的展示出來。用以普及科學知識為目的。
科普展品是科學知識的展示,正因為如此,科普展品定將成為科普教育乃至素質教育的一個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現今社會素質教育已經走上了教育的正規化日程,在這樣一個大環境下,科普館產品,科普教育也突顯出其重要性。科技館、科教館出現在各種小學、中學校園內,成為學校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而這些科技館正是由各種科普展品所組成。科普展品成為科技館組成中的主要元素。
同時,從本質上說,科學普及是一種社會教育。作為社會教育它既不同于學校教育,也不同于職業教育,其基本特點是:社會性、群眾性和持續性。科學普及的特點表明,科普工作必須運用社會化、群眾化和經常化的科普方式,充分利用現代社會的多種流通渠道和信息傳播媒體,不失時機地廣泛滲透到各種社會活動之中,才能形成規模宏大、富有生機、社會化的大科普。而科普展品的存在即是科學普及的一個直觀、生動形象的體現。
手蓄電池
430*430*150
600*800*1150
雙手按住兩塊不同的金屬的圓柱,觀察電流表指針的變化。人手表面總會存在一些含鹽分的水分(電解液),因此,當人的雙手各接觸一塊金屬板(銅板和鋁板)時,形成一個原電池,用靈敏的電表就可以測出電流。
潛望鏡
實驗原理:本產品用于演示平面鏡的作用
400x220x80組裝
傳聲筒
在傳聲筒的一端,觀眾對準筒端說話,聲波利用全反射原理沿著空管內壁以各種形式以340米/秒的速度迅速傳播,傳播到傳聲筒的另一端,另一端就聽到說話者的聲音。這是古老的傳遞信息的通信方式之一,發展到現在已有有線電話、無線電話、傳真、微波傳送等等現代化高科技通信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