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球儀
600*800*1200
三球儀是生動刻畫日,地,月之間相對運動規律的直觀教學儀器,他能模擬出日,地,月三者在宇宙空間的相對位置,并能夠形象地表明地球,月球的運動狀態,科學的解釋由此產生的各種自然現象.因此,它是客服抽象教學,加深天體運動變化規律不可缺少的輔助工具.
高600*直徑1200 大型臺式 3718 帶罩7150元
飛碟式,科普產品,直徑不小于1米。有機玻璃底座和上罩,自動電動,語音解說.
聲懸浮
探究課題:聲音在振動時由于波的干涉會產生駐波,空氣介質在駐波點基本不動,科普產品制作,每個筒狀物體都有自己的多介固有頻率,當筒狀物體的尺寸確定后,科普產品有什么,固有頻率即確定,當我們調整聲源的頻率,使聲源的頻率達到筒狀物體的固有頻率時,駐波出現在筒狀物體的中部,同時產生水平方向的定位力,塑料球將懸浮在該點。
在網絡與生活展區,新增的“膝下世界”是一個虛擬和現實結合的互動游戲。站上綠幕地臺,攝像機就會把你的腿融入虛擬場景中,站立不動時,你發現自己的腿邊開始“長”起了葉子和藤蔓……隨著雪地、海洋、田野等虛擬場景的切換,你或踢腿或踏步,企鵝、魚群、小蘑菇則在腿邊圍繞,呈現出不同效果。小朋友們看到魚群過來了,趕緊趴在展臺上,擺出游泳的姿勢,讓自己與魚群一同“暢游”。
本次科技館展品展覽會讓更多的孩子學到了知識,豐富了孩子們的業余生活,創意科普產品,為自己的童年增添了一份樂趣。
20世紀80年代,我國批科技館建成開放。到2000年底,全國以科技館為名的場館有300余座,但其中只有11座是以科普展教為主要功能,其他大多是辦公樓、招待所、會堂。同年底,中國科協召開首l次全國科技館工作會議,明確指出科技館不是“多功能綜合性的科技活動場所”,而是“以科普展教為主要功能的科普場館”,并公布中國科協系統《科學技術館建設標準》,要求各地按照這一標準建設和改造科技館。2007年,由建設部和中國科協編制的《科學技術館建設標準》(建標101—2007)由建設部和國家發展改革委頒布。這一標準堅持了中國科協《科學技術館建設標準》的核心內容與標準,并更加具體化、專業化。